貴陽市農業農墾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貴陽農投集團)成立于2015年12月,是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的專門從事農業產業實體化運營的國有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23年,貴陽農投集團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達到133.72億元,在中國農業企業500強中位列第141位,較2022年躍升127位;在貴州百強企業中位列第33位。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授予貴陽農投集團“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近年來,貴陽農投集團持續深化改革,推動現代企業建設、產業優化升級,在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一、以“三大創新”推動現代企業建設
(一)堅持改革創新。貴陽農投集團是市政府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立的6家農業企業(貴陽三聯乳業有限公司、貴州省紅楓湖畜禽水產有限公司、清鎮市農牧場、貴陽市奶品供應有限公司4家農墾企業和貴陽市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貴陽市蔬菜有限責任公司)農業企業整體劃轉組建而成,其中4家為國有農場。2018年12月,又將3家企業劃入貴陽市糧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貴陽中藥現代化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貴州海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近年來,公司不斷深化改革,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一是持續推進優化重組。制定公司優化整合總體方案,分階段推進下屬企業優化重組,將下屬企業控制在60家以內。通過整合,公司更加聚焦主責主業,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二是優化法人治理結構。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53個黨支部完成標準化、數智化達標創建。進一步厘清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規范前置研究討論事項清單;推動集團系統董事會建設,31家企業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企業外部董事總人數達84人,其中23家企業董事數量實現“外大于內”。三是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實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管理人員競爭上崗和末等調整、內部人員流動和不勝任退出等制度。采用合資合作等方式彌補市場短板,提高資本運作效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堅持治理創新。一是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推進一網總覽、一網統管、一網調度、一網監督、一網協同“五網聯動”的“數智農投”云平臺建設,將信息技術融入企業黨的建設、產業發展、生產經營和風險防范等方面。利用大數據解決產業發展、經營管理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打造5個農業數字化應用場景,其中“智慧農事”系統、智能育苗工廠分別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2022年、2023年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優秀案例。二是強化風險防范。健全法務、合規、風險、內控“四位一體”合規經營體系,建設“1+1+N”風險防范化解體系,健全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控”體系。率先建成全省飼料廠粉塵防爆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立債務風險預警系統,率先在全市國有企業實施財務集中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堅持科技創新。集團制定“強科技”工作方案,實施“強科技”行動,理順科技創新機制,每年投入科技研發經費1.2億元,獲批刺梨、種苗、鱖魚等6個“科技小院”,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檢測機構和實驗室強制認證(CMA)實驗室等創新平臺24個,科技人員達到437人。圍繞辣椒、半年出欄的PIC大型白豬、“西伯利亞雜交鱘”等推進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打造一批“從0到1”的原創性科研成果。目前集團擁有科研成果147項。
二、以“三產融合”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一)做好“三篇文章”。重點圍繞現代種業、農產品加工業、市場流通業“三篇文章”抓產業發展。一是突破現代種業。建成現代化蔬菜育苗體系,改寫了過去貴州蔬菜嫁接苗只能從省外購買的歷史;建成2個鱘、鱸魚種繁基地,實現生態魚自繁自育;建成2個曾祖代種豬繁育場,構建了“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豬”種繁體系。成功收購省內規模最大的水稻制種企業兆豐種業,持續做大種業集團體量,旗下種業集團獲批“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國家珍稀瀕危種質資源野茄異地保存圃”。二是壯大農產品加工業。主攻乳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糧油加工,積極推進預制菜、刺梨、調味品等加工,二級農場公司南方乳業榮獲“2021—2023年貴州省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先進企業”稱號,被中國奶業協會評為2023年乳制品生產企業現代化等級評價5A級企業,去年12月成功在“新三板”掛牌,是貴州省首家掛牌的國有農業企業。三是做活市場流通業。推進“數字農批”建設,完善省內農產品物流體系,搭建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服務平臺,開展肉類、茶葉等大宗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服務。貴陽農產品物流園獲批國家級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入選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行業百強市場,旗下貴農公司獲得2021—2023年全國農產品鄉村振興產銷對接優秀助農獎、2023年度貴州省物流行業優秀企業。建設線上惠民生鮮超市,拓展生鮮惠滿紛“小時達”業務。
(二)打造“八個全產業鏈”。圍繞從種業到加工業到流通業,謀劃了乳業、畜禽、糧油、辣椒、生態漁、預制菜、茶葉、農機“八個全產業鏈產業”。比如乳業全產業鏈,從1953年花溪奶牛場到2001年貴陽三聯乳業有限公司,再到2020年揭牌成立貴州南方乳業有限公司,圍繞“種牛繁育+奶牛養殖+乳制品加工+銷售”打造乳業全產業鏈,7個規模化牧場存欄奶牛3萬余頭,年產原料奶10萬噸,年加工乳制品19萬噸,擁有專賣店300余家,推出“山花”“花都牧場”“1953”“山花冰淇淋”等10余個系列80余個產品,每天為全省居民提供200余萬份牛奶,預計2024年實現營收20億元、利潤2億元,是效益最好的一條全產業鏈。比如畜禽全產業鏈,下屬紅楓公司通過深化改革,圍繞“種豬+規模化養殖+肉制品加工+流通”全產業鏈,建成8個生豬養殖基地,存欄規模8萬頭、年出欄商品豬16萬頭,4個蛋雞場基地存欄蛋雞280萬羽、年產蛋3萬噸。2024年全產業鏈可實現營收70億元以上,是體量最大的一條全產業鏈。比如生態漁業全產業鏈,2022年根據貴州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漁業發展工作的部署要求,將原紅楓公司的漁業產業和飼料加工業進行資產劃撥,組建貴州省現代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建有3個魚苗繁育場、2個工廠化養殖基地、22個流水池和循環槽養殖基地,實現由傳統大水面養殖到現代工廠化養殖模式轉變。2024年全產業鏈可實現營收6億元,是貴州省最大的現代化生態魚養殖企業。
(三)培育新興業態。堅持以高質量統攬全產業鏈發展,推動“接二連三,二三帶一”,積極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提升產業發展效益和質量。一是探索惠民生鮮超市新零售。探索“供應鏈+前置倉+社區生鮮便利店+線上直播+物流城配”的生鮮惠滿紛“小時達”業務,將惠民生鮮超市拓展到線上,從供應鏈產地集采源頭入手,對用戶日常需求的生鮮、果蔬產品進行精包分揀,通過自有物流每日配送至市內16個前置倉,配合線下生鮮、鹵味、米粉等門店,打通了“產、撿、選、配、送”關鍵環節,價格低于市場價的15%左右。二是拓展農產品進口貿易品類。積極拓展農產品進口貿易,開展肉類、玉米、高粱、原糖等進口貿易。旗下黔康公司獲得原糖進口大宗農產品備案資質,成為貴州省首家、全國前30家首批持有該備案資質的企業;2023年肉類進口貿易額達到42億元,肉類進口規模居貴州省第一、全國前十。三是打通“5034”雙報關模式。經泰國農業部推薦,與東南亞皇家莊園超級工廠合作,開展拳王牌榴蓮進口貿易,探索采用“5034區內物流貨物”監管模式,縮短1—2天通關時長。目前已從泰國、越南進口榴蓮10柜、進口額600余萬元,預計全年進口熱帶水果1000柜以上,實現進口額6億元。
三、以“雙連雙惠”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一是連農民、惠農民。創新探索“產業供應鏈+龍頭企業+村集體(村集體經濟公司、合作社)+農村混合所有制公司+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戶)+基地”的“六位一體”模式,讓農民深度參與農業產業發展,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助推全省91個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到60萬元不等。共有144個產業項目分布在全省35個縣(市、區),2023年帶動全省111.4萬農民增收47.4億元,人均增收4255元。
二是連市民、惠市民。建立“基地+批發+零售”三位一體雙連雙惠、保供穩價模式,在批發和零售端,線下155個惠民生鮮超市覆蓋貴陽、貴安103個生活圈,2023年價差讓利于民4.5億。2021年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陽農投集團旗下惠民生鮮超市,對“雙連雙惠”的理念和模式“點贊”。根據國家統計局貴陽調查隊組織的群眾滿意度問卷調查,市民對“菜籃子”工程滿意度從2018年的93%提升到2023年的97.14%。在2021—2022年全國36個大中城市“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中,貴陽市總分為91.45分,考核等次優秀,全國排名第4位,為歷史最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