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非凡娱乐官方网站

全力提升耕地質量 著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作者:發布時間:2023-10-12文章來源:江蘇農墾信息網

全力提升耕地質量 著力夯實糧食安全根

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 唐仁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強調:“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全力提升耕地質量”。“全力”這個詞,充分體現了耕地質量的分量,把耕地質量擺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聚力加力推進耕地質量提升,努力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深刻認識提升耕地質量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高度重視耕地質量,強調“保耕地,不僅要保數量,還要提質量”。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國情農情作出的精準研判,是著眼糧食安全大計作出的戰略決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制定實施一系列扎實有力的政策舉措,采取了一系列務實有效的機制辦法,推動耕地質量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了一萬億斤以上的糧食產能;全國耕地質量平均等級較2014年提升了0.35個等級,耕地質量總體進入持續改善、穩中有升的階段。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耕地質量“先天不足”“后天欠賬”的問題仍很突出。一是耕地質量水平總體偏低。我國耕地按質量分為十個等級,目前平均等級僅為4.76等,七到十等的低等耕地占比22%、數量超過4億畝。二是水土資源匹配不協調。我國64%的耕地分布在秦嶺—淮河線以北,而這些地區水資源僅占全國約19%。山地、丘陵地區耕地面積較大,坡度在15度以上的耕地面積為1.79億畝,跑水跑肥跑土問題比較突出。三是耕地退化形勢依然嚴峻。東北黑土地自開墾以來,有機質含量和黑土層厚度大幅下降。目前“變薄、變瘦、變硬”的趨勢仍未得到根本遏制。受氣候變化、不合理施肥等影響,我國鹽堿耕地、強酸化耕地比上世紀80年代明顯增加,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農業面源污染加重。新時代新征程上,耕地保護任務沒有減輕,而是更加艱巨。

面對耕地質量建設的嚴峻形勢,我們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根本遵循,把耕地質量提升擺上突出位置,作為拓展農業生產空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治本之策,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更嚴的制度來抓,多措并舉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堅決建好用好耕地這個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

系統謀劃推進耕地質量提升

提升耕地質量涉及土壤改良、污染治理、耕地建設等方方面面,需要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采取過硬實招全面加強耕地質量建設。

一是加快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這是提升耕地質量的基礎。自2022年國務院部署啟動以來,在全國88個縣共布設調查采樣點8.8萬個,取得化驗數據252.3萬條,全面完成試點任務。要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開,加快普查進度,指導各地搶抓作物茬口期開展外業調查與采樣,力爭今明兩年完成全國2861個縣的外業調查采樣。要統籌組織科研教育及技術推廣等單位力量,加強技術指導和第三方培訓,全面開展普查各項工作。要積極推進普查成果應用,深度分析全國土壤普查數據變化演進趨勢,構建耕地質量監測評價制度,為因地制宜開展種植、施肥、改土、治理、養地等提供精準指導。

二是加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這是提升耕地質量的大頭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進一步明確,真正把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良田。要抓緊把這一重大部署要求落到實處,加快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實施方案,分區分類明確建設內容和投入標準,細化區域布局、分區任務、進度安排、保障措施等,形成后續建設的路線圖和施工圖。要拓寬投入渠道,推動健全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創新投融資機制,指導地方用足用好土地出讓收益、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專項債券等,引導金融、社會資本投入,逐步提高投資標準。指導地方落實管護資金,明確管護主體,壓實管護責任,探索引入保險機制、購買第三方服務、委托專業化機構等市場化方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護機制。在建設過程中,要緊盯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關鍵環節,抓好全過程質量管理,確保建一塊成一塊,力爭到2035年左右把15.46億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三是穩步推進黑土地保護。這是提升耕地質量的重要內容。要持續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結合土壤普查成果,根據黑土層厚度、土壤性狀、土壤類型等,指導地方調整優化黑土地保護范圍,實現應保盡保。要堅持綜合治理、分類施策,統籌政策措施、資金項目,協同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集成組裝有效治理技術模式,分區域實施保育培肥、提質增肥、固土保肥和改良培肥等技術措施,強化黑土地保護科技支撐。要切實強化監管,聯合相關部門依法開展黑土地保護和質量建設監督檢查,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

四是有序推進酸化等耕地治理。這是提升耕地質量的突出難點。要通過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摸清土壤酸化類型、面積、分布等底數。在長江中下游、東南、西南等重點地區,針對酸化和潛育化等問題,推廣應用較為成熟的調酸改土綜合治理技術模式,集中連片組織開展酸化耕地治理,完善田間設施,實施水旱輪作,施用土壤調理劑,改善土壤環境。要謀劃實施有機質提升行動,傳承發揚用養結合的傳統理念,把提升有機質作為落實耕地保護的重要任務,持續推進有機肥堆漚積造施用、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糧豆輪作套作等用地養地措施,從根本上來提升耕地質量。

五是扎實推進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這是提升耕地質量的增量空間。要樹立大食物觀,加強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結合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查清不同區域的鹽堿地類型、分布、鹽堿化程度,以縣為單位形成鹽堿地分類分級分布圖和分析報告,打牢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基礎。加快編制鹽堿耕地治理專項實施方案,指導有關省份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試點,探索總結適合不同土壤類型的鹽堿地治理模式和技術路徑,分區分類推進鹽堿耕地改造提升和耕地鹽堿化防治。堅持“以種適地”與“以地適種”相結合,持續推進耐鹽堿資源精準鑒定和基因挖掘,加快培育全生育期高耐鹽堿、高產穩產的作物新品種,配套完善耐鹽堿作物豐產高效栽培技術體系,開展鹽堿地特色農產品品質評價和開發利用,推進鹽堿地特色農業發展,在適宜鹽堿地區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


強化耕地質量提升支撐保障

全力提升耕地質量、守住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一項事關糧食安全的長期任務、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組織動員各方面力量,部門聯動、政策協同、合力推進。

一是強化責任落實。強化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考核中耕地質量等重要內容,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壓緊壓實各地黨委政府耕地質量提升責任。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工作機制,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

二是強化法治保障。加快推進耕地質量保護立法,明確耕地質量提升的內容、任務、措施,強化政府、企業、社會組織、農民等各方主體耕地質量保護權利和責任。推動細化健全耕地質量舉報、約談、通報辦法,建立耕地質量法律責任制度,加大耕地質量保護監管執法力度。

三是強化政策支持。積極爭取中央和地方財政持續加大耕地質量提升資金保障,給予耕地地力提升、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土壤有機質提升、鹽堿耕地改良治理等持續穩定的財政支持。鼓勵各地通過貸款貼息、專項債券等措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耕地質量建設。

四是強化監測監管。完善耕地質量調查評價制度,定期開展土壤普查,每5年開展耕地質量評價,每年開展耕地質量變化調查評價,公布評價成果,對排名靠后的適時進行通報、約談。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四級耕地質量監測網絡體系,健全補充耕地質量驗收制度,指導各地落實耕地質量保護提升各項措施。

  


來源:人民日報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