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非凡娱乐官方网站

淮海胡老爹的幸福生活

作者:谷春 沈曉龍發布時間:2022-09-13文章來源:江蘇農墾信息網

近日,在渠星小區走訪老黨員胡福生,我們和老人聊天聊到農場職工生活和變化時,老人家滔滔不絕、感慨萬千。

胡老說,說起農場職工漸漸富裕的生活,僅僅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來比喻似乎還不夠。直截了當地說,現在農場職工的衣、食、住、行、用全都變了。

“衣”,穿得講究了。從我們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到這里開墾建設農場至改革開放初期,農場職工整體生活水平不高,衣服多半是手工縫制的。衣服不僅款式較為單一,顏色也很單調,“軍裝綠”和“工裝藍”是當時的主色調,農場職工在勤儉持家觀念的指引下,一件衣服往往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時的機械化作業程度不高,人們整天在地里干活,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天到頭就一套干活衣服,不是一身泥就是一身是土。而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業機械化程度高了,大馬力機車已經普及,北斗導航、無人機也助力農業科技大發展,種地也相對輕松許多,職工們對穿著的要求也高了,過去傳統單一的服裝漸漸被人們視為“過時”“土氣”,藏到了箱子的最底層。衣服的類型也更加豐富,原來是一件衣服走遍天下,而現在,工作時有職業裝,休閑時有休閑裝,運動時有運動裝,并且分類也越來越細致。除了衣服款式,人們對服裝的面料、質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衣服的功能也早已不單單是遮羞保暖,它更是人們追求時尚的載體,體現著農場職工生活質量從溫飽到精致的轉變。

“食”,吃的可以“挑肥揀瘦”了。說起吃的,過去的時光里,糧食是按照工作、年齡等是定量供應的,加上孩子多糧食不夠吃,蘿卜、白菜、土豆、山芋都是職工餐桌上的主菜,甚至可以代替糧食。家家戶戶都腌咸菜,似乎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幾近無限量”地包些包子、炸些肉圓。而現在從溫飽走向小康的農場職工,餐桌上逐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盛。一年四季,蔬菜、蔬果應有盡有,雞鴨魚肉還有海鮮不是稀罕物。有時家里做的飯不愿意吃了,就出去下飯店,燒烤、火鍋,各種料理已經很普遍了。不僅講究吃好,還講究營養均衡、天然綠色了。

“住”,房子也上檔次了。八十年代,我們一家人擠在廠里分配的36平方米的1.5間平房里,全家人住在一起,更談不上家居。如今子女都成家立業,住進了農場的住宅樓或在大城市購置了商品房,雖然子女都很孝順讓我到他們家一起生活但我還是住在過去的平房里,可和過去比可謂“天壤之別”,原來的老房已裝飾一新地板磚、集成吊頂、墻磚裝飾的房屋寬敞明亮,高檔家居、廚房、衛生間等都有,電視是液晶的、燈是LED的、冰箱的超大容量的,空調是大功率的,連手機都玩上了智能化的了。胡老笑著說,不僅如此,住宅后邊還有休閑廣場、健身器材,早晚可以出門遛彎、廣場上散步,下午和一些老同志玩玩撲克和小麻將,現在過得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行”,就更“牛”了。過去,農場職工出趟門很不容易。七、八十年代的“永久”牌自行車載著多少人的童年,現在可不一樣了,不光是電動車、摩托車在農場職工家里轎車已經普及,居我所知,農業單位的職工到分場種田都是開著轎車去的用一句現代時髦話說“耕作在廣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現代化城鎮里。”

“用”,如今也不含糊。過去,農場人家里沒有電話,遇到個大事小情不是寫信、捎口信,就是去很遠的場部打電話。現如今,農場人雖說干的還是農活,可現在家里用的一點兒都不土,家用電器就不用說,過去的“黑白”現在都變成“品牌”了,什么液晶、等離子的,在農場人家里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了。手機更是普遍,差不多一家人手一部

胡老說,要說農場職工的生活變化遠不止這些。比如,職工腰包的存款也增加了。這應該算個“秘密”,還是不透露為好,打個比方你們就明白了,每次到銀行辦業務,不排個把小時的隊是辦不完的。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胡老感慨如今的日子幸福美滿,從家這個小家就能看到國家的發展。改革開放40多年來,和農場所有職工也從最初的溫飽到現在的吃講營養,用講帶響,住講高檔,穿講時尚;從小康到中康到大康,幸福美好的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這都得感謝我們的黨,感謝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

上一篇:下一篇: